
首山系千山之首,是屹立于东北的天然屏障,自古就以其险要的地势成为战事中的兵家必争之地。作为构建一体化、同城化城市圈的重要节点、鞍辽地区设置的新城中唯一一个介于两大城市之间的新城,首山新城具有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
营造自然山水特色 构建宜居生态新城
首山新城以高标准规划为蓝图,从环境建设、产业布局到项目引进,处处以打造宜居生态新城为基本准则,其中,首山新城湿地公园建设又为首要目标。
目前,规划面积100公顷、总投资5000万元的首山公园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修建主环路2000米,安装路灯60多盏,栽种植物60多种,设立景点20余处,修建健身广场7所,配备健身器材100套,修建水面3万平米,并设有喷泉景观,建下沉式小剧场11000平方米,使首山公园更具实用性、美观性。
同时,规划面积达870公顷的二期工程也即将投入建设。在二期建设中,规划将在原有的首山樵唱、首山墩台、首山擎月等"首山八景"的基础上再建八景,以达到首山十六景。要重新对清风寺内部进行修缮,并在清风寺南侧修建一处文化广场,使其成为辽阳县地标性的景点。要对马伊屯村全长10公里的古旱道进行修缮,恢复其古典特色,使其贯穿整个景区。另外,在对烽火台、驿站等古建筑进行修缮的同时,将修建植物园和人工湖以及大型游艺场所,使百姓在流连于自然山水带来的心旷神怡之余,还能享受到现代都市气息浓厚的娱乐休闲方式。
辽阳县委、县政府生动地提出,只有喜鹊能够栖息之地,才是适合人居之处。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首山新城建设势必给首山人民以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生态宜居空间。
推进产业园区建设 打造工业集聚新城
辽阳县重点发展的工业集中区有三个,其中高压共轨集中区与装备制造业集中区已经形成产业集群态势,成为首山新城发展的有力支撑。
位于辽阳县向阳寺村,与鞍山灵山区接壤的高压共轨集中区(又称向阳工业园区)现有企业150家,拥有固定资产105亿元,投资过亿元的企业有9家,各类规模企业达59家。以辽宁新风企业集团为龙头,以200万套柴油发动机高压共轨项目为依托,以辽宁三三机床有限公司、辽宁汇通薄板公司、辽宁铜业集团等企业为重点,聚力发展高压共轨新兴产业集群。目前,新风企业集团二期40万套高压共轨系统也已经顺利投产。
在辽宁三三机床有限公司的建设现场,记者见到其主厂房的三分之一已雏形初现。据了解,目前国内生产用于投入能源系统使用的大型水力发电机所需要的大型数控机床全部来自国外进口,而该公司的成立将填补国内这一空白,我国首套生产大型水力发电机的数控机床将于这里产出。
位于辽阳县兴隆镇的装备制造业集中区介于沈大高速公路与长大铁路之间,拥有辽宁通达建材实业公司、辽宁万兴达集团、辽阳金属制品厂等48家装备制造企业。它是参与沈西工业走廊建设,加强与沈阳装备制造业特别是汽车制造业企业的协作配套,扩大产业规模、突出产品特色,成为全省装备制造业重点的节点。
这两个工业集中区预计在今后三年内将使首山新城的工业总产值分别实现170亿元、300亿元、500亿元。
提升城区居住环境 开创高端品质新城
首山新城建设任务明确后,辽阳县委、县政府突出抓道路、供暖、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绿化等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设计、融资和施工工作。
首山新城以首山公园风景区、清风寺景区广场的建设带动新城新区的建设,逐步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实施整村改造、整体动迁。随着首山新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新城拟动迁面积共1.5万亩,动迁农户达2050户。目前村屯拆迁核量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中,首山镇马伊屯村的1014户和兴隆镇兴隆村、大赵台村、下洼子村的共465户的核量工作已经结束。且新城的重点项目已经完成动迁240户,一期回迁楼工程也正在紧张建设中。
在新城建设中,辽阳县格外注重提升人居环境。投资1.6亿元的集中供热工程今冬将投入使用;污水处理与污水管网的改造和建设也已完成并使用,百姓受益、成效显著;燃气供应改造工程正在紧张施工;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已完成设计将于近期开工建设;兵马河城区段改造、园区绿化、高速公路出口绿化等项目正在进行;首山新城房地产开发建设现已开工60万平方米,多个高品质的住宅小区平地而起……
首山新城正在建设的兴隆大街总长11公里,贯穿本辽辽高速公路、高铁、辽鞍路,穿过铁西的14条主要的纵向干道,最后通至通海大路。作为辽阳县交通的横轴,兴隆大街不仅将成为辽阳县境内最宽的道路,也将是首山新城奔往新征程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