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成不这么看,不是每个人都能充当勇者。当年,他就在那个繁盛的市道里错失良机,至今仍有隐隐悔意。
郭成说,16年前,他曾和当今餐饮名流孙桃香等人在同一条街上开店。不想,14年后,境况迥异。但他还是想通过加盟体系扩张,一步步地缩小和他们的差距。
不敢冒险 错失做大良机
“如果能抓住机遇,坚持到今天,那就是另一番天地了。”郭成如是说,不敢冒该冒的险,就是一种失误。
17年前,郭成接受台湾亲戚的10多万元投资,在武汉首义路一带开了间泡沫茶餐厅,生意不好,亏了四五万。他看见附近餐饮生意不错,马路边一排餐厅,每晚风风火火的一群人在消夜。餐厅以烧烤为主,孙桃香和汪福莉当时也在此创业。酒瓶的碰撞声、划拳行令声,伴着烧烤飘香的浓烟,飘进郭成耳里。郭成利用餐厅门口七八百平米公园广场也做起了烧烤。
此后不久,孙汪等人开始做起了生猛海鲜,店中有蛇、虾、蟹、生蚝等。郭成心想,这些东西好贵,吃烧烤的人讲便宜,哪里吃得起海鲜?
但郭成想错了。海鲜不仅让吃烧烤的人垂涎,还有更多人从四面八方开车过来享用。看着海鲜生意一天好过一天,郭成也动心了。
他偷偷找到摊子上的厨师闲聊,“生猛海鲜好不好做?”三杯酒下肚,厨师话就多起来,“做这个利润大,武汉人最爱尝鲜,当然生意就好。不过,做海鲜的厨师可不比烧烤师傅,月薪至少三千。”
听完他的话,本来还一脸兴奋的郭成打起退堂鼓。海鲜厨师一个月要几千,相当于茶餐厅一个月房租。想到风险太大,郭成望而却步。
大胆叫板 抛弃加盟商“秘方”
之后,郭成关了店转了行,积累了些资产,但餐饮情结仍在。2006年年初,他在网上看见“重庆巴爷鸡煲”招加盟商,不需大厨,工序简单,便动了心。
恰巧该品牌在汉已有连锁店,郭成去看了几天,便决定动手。朋友们强烈反对:单单看网站和几天考察草率行事,实在过于莽撞。郭成一笑,“这不是盲目决定,这种连锁加盟起点低,不受大厨限制,全靠各自经营本事。”
后来,他先和原加盟商合作,进而取得了湖北总代理权。全面接手不久,郭成就发现店里生意并不如想象中好。为什么很多客人吃过一次,就再不来了?这个问题闷在郭成胸口。
郭成特意请回几个“嘴刁”的朋友帮忙品尝。刚吃几口,大家立刻皱起眉头,“怎么这腻人,油太厚了。”另一个朋友取笑他,“你当别人都是饥民?”
这话点醒了郭成。第二天他就找来大厨,想办法排油。老师傅提议撇去鸡油,再加上去油的芹菜。
鸡煲一下子清澈见底,顾客就认为分量少了。郭成加入几个鹌鹑蛋,又加入些枸杞,内容多,颜色也鲜艳好看。配方一改,店里生意果然有点小起色,但风波也接踵而来。
加盟店在入盟时会承诺遵守统一的约定,比如统一管理,统一布局等,而统一配方则是餐饮行业加盟时最为严厉的法则,不容挑战和改动。
重庆店的检察员察觉鸡煲内材料变了,连油也减少许多,生气地拍响桌子,“你自己看看,本来油的位置到这里,可现在只有薄薄一层。你怎么能擅改配方?加盟时说过这问题,你马上改回来。”
郭成据理力争:“不可能!鸡煲太油腻,根本不适合武汉市民口味。我改了后,生意明显好转。”
“那可就要撤销你的湖北代理权,1万元抵押金也不会退还。”这意味着郭成最少会损失近十万元。
郭成的牛脾气也倔起来,“你们一定要收回,我也没话说。但是不改配方,这个店迟早也要做垮。店垮了不要紧,可巴爷这块牌子也会毁于一旦。”
检查员愣住了。他向总部打电话请示,总部经郑重研究后,同意了郭成的改动。
瞄准高校 让学生天天“开荤”
生意虽慢慢增多,但一直没出现别家酒店每天爆满的景象。郭成想来想去,把心思盯准附近七所高校。
他想,自己的鸡煲以大块鸡肉为主,上班族偶尔会消费几次,难成常客,但上十万学生,一定不会吃腻。关键是,不少学生现在思想活跃,通过勤工俭学经济更独立,消费出手“阔绰”,如果把菜价定低再大做促销,学生就能成为主流消费群,何愁生意不火。
第二天一大早,郭成找到华中师范大学校内网站的学生干部,要求发广告。很快该店信息迅速在武汉十八所高校网站上传开。
没想到,这招收到奇效。短短几个月,店中营业额就翻了一倍。
和学生做生意,要有点文化味。他动了不少脑筋。前几年,特别流行“吉祥三宝”。郭成将一道菜改成“鸡祥三宝”,可让学生们笑破了肚皮,纷纷点菜尝鲜。他还做道“霸王别姬”,用甲鱼炖鸡,能滋补养颜,成为男生宴请女生的必点菜。
基础打牢了,郭成先后在武汉鲁巷、青年路开设分店,生意均不错。他想通过发展加盟,壮大企业。
对话:
媒体:你大力做学生市场,会不会有引导学生高消费的嫌疑?
郭成:本来店面的消费就不是很高,学生也要享受生活,他们的生活品质也在提高,我们不过是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
媒体:你擅改加盟配方,万一对方收回你的加盟权你就亏大了。一意孤行是否会对创业不利?
郭成:有时我很倔,可整体上,我总是把自己的远景目标按计划实施执行,如果,我自己觉得风险不可把控,就及时调整方向,并不会一味固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