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么,中国海军的行动与叙利亚局势是否有关联呢?先看看近期在叙利亚发生了什么。
《环球时报》报道:与普遍夸张的叙利亚反对派政治人物不同,比卡尔?阿特肯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显得要理智得多:“自由叙利亚军在人员和装备上离政府军还差得很远。政府军在大马士革受挫后调整了战术,目前在阿勒颇很少动用坦克与装甲车等地面重型装备,也没有出动大规模地面部队,改用直升机和无人机进行空中侦察与打击,地面则由特种战部队定点清除”。
其中,对无人机的使用多少还要归功于鄙人的建议,我在2012年6月18日写了一贴《没有中国无人机,叙利亚巴沙尔将朝不保夕!》,其后的叙利亚战况证明了我的判断,叙利亚政府军能够接受我的建议重视无人机的使用,我甚感高兴。
叙利亚政府军的T-72坦克、米-24武装直升机虽然有损耗,但是存货还是有一点的,高性能的无人侦察/攻击机就需要及时引进了。不但是无人机,叙利亚政府军很多武器装备都需要引进。图片显示,叙军士兵大量配备了防弹衣,仅此一项就需要引进十几万件计。
叙利亚政府获得援助的通道,一个是经过伊朗、伊拉克到叙利亚的陆上通道,也就是“什叶派走廊”中的一大段。伊拉克政府虽然同情叙利亚的什叶派政权,但是碍于美国的军事存在,也不敢做的太过分;另有报道,叙伊边境的几个口岸已经被叙反对派控制,因此,这个通道目前不通畅。
另一个通道就是海路,通过地中海直达叙利亚港口,这个通道前期也受到了干扰。英国《每日电讯报》6月19日报道,一艘驶往叙利亚的满载军火和军用直升机的俄罗斯货船“阿拉伊德”号在英国被拦截后,已改变航线返回俄罗斯。
后来,俄罗斯方面决定将该船船旗换成俄罗斯旗帜再次启程,并派一艘军舰护航。其后,俄罗斯国防部10日宣布,俄北方舰队、黑海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已派出十几艘军舰前往地中海和黑海执行训练任务,这就是对“阿拉伊德”号事件做出的后续反应。在俄罗斯海军强强硬姿态下,叙利亚政府军的海上通道暂时得到了保障。
叙利亚局势发展到现在,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了,关键就是两个字——“打赢”。叙利亚政府军打赢了,反对派就是恐怖分子;叙利亚反对派打赢了,叙利亚现政府就是专制、独裁、反人类。因此,中俄既然在安理会三次行使否决权,既然美国、北约和海湾国家公开武装叙利亚反对派,那么中俄就必须给叙利亚以实实在在的援助。
中国与叙利亚没有军火交易,中国海军也不足以突破北约在地中海的拦阻,因此,在出访途中的“路过”地中海是点到为止的一招,提醒各方不要忽视中国的军事力量和军事存在。以往的局部战争表明,重要中美俄三方中有两方联手,另一方的战略企图就很难得逞,中俄海军的虚实结合,有助于各方尽快冷静下来寻找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途径。
对于巴沙尔来说,目前的重要任务打通“什叶派走廊”,获得可靠的路上通道,毕竟一旦局势升级,以中俄海军的力量在地中海没有足够的发言权。并且,要总结前期作战的经验和教训,采购实用的武器。我建议,采购一批俄罗斯火箭炮弹,要燃料空气炸药战斗部的,超压、高温、缺氧,攻城、野战都用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