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我国彩票发行历史
1886年,一种名为"闱姓"彩票,由杭州的刘学询在北京会试时发明,"闱姓"彩票的游戏规则是将科举考试的应试者的名字印刷在纸上出售,购买者选填中榜人名,科举考试放榜之后,凭着状元、榜眼、探花的姓氏,猜中者分别依次获得头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这是中国彩票的雏形出现,此举获得当时人们的热烈响应,人们对这种一种博彩方式,感到十分的新奇和有趣。 但是,由地方政府正式批准发行的彩票,是由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批准发行的"湖北签捐票"。之后,这一由政府推行的彩票,就在全国大部分省中宽泛开来,浙江、安徽、山东、广东、湖南等省,也相继发行了自己的省的彩票,彩票至此,已经初步具备了规模。 此后,浙、皖、鲁、豫、湘、甘、粤等省也相继发行了各省的彩票。
民国初年,虽曾明令禁止发行彩票,但自1910年后,各省的地方军阀仍以"善后"、"济实"、" 慈善"等名目发行各种彩票。随后,国民党政府也发行过"航空公路建设券"、"黄河彩票"等形式的彩票。但由于旧中国的彩票管理不严,发行过滥,出现了许多弊端,在社会上留下了种种不良的影响。因此,建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把彩票与盗、匪、赌、娼等视为一体,使彩票在中国销声匿迹了近四十年。
二、外国彩票发行历史
18世纪以来,欧美各国政府意识到发行彩票,对国家和社会,都能产生不同的公益效果,1776年,美国国会的四种彩票的发行,带来的效益,在教育基金的协助之下,建立了哈佛、耶鲁等著名的世界常春藤大学。
三、新中国彩票发行历史
1985年初,广东省在全省范围发行彩票,从而开创了建国以来首发彩票的先河。两年后的7月27日,我国开始有了全国发行的第一套彩票。
1987年,时任民政部部长崔乃夫向中央国务院提出发行彩票的设想,时年7月27日,第一批8000万张“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奖”(面值一元),首先出现在河北石家庄,继而在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等10个省市试点发行,掀开了中国当代彩票史的开篇首页。 由于福利彩票投入小,奖金诱惑大,彩票开始在新中国健康蓬勃的发展起来,1994年,为了加快体育事业发展,体育奖券也被推广开来。
1995年,“彩票”一词再次得到应用,“募捐券”改名为“中国福利彩票”,体育奖券也改称为“中国体育彩票”。 2000年以前,中国的彩票,都是以厚卡,即开或者即刮大奖为主要的发行形式,2000年以后,电脑彩票在全国兴起,这种电脑彩票方式更为简便、快捷、安全性更高,难以作弊。彩票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2009年7月1日《彩票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宣布我国拥有了第一部彩票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