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京冀鲁豫鄂赣等地的多个城市空气质量严重污染,其中北京PM2.5指数近1000微克,远超500的监测上限。图为游客身后的天坛祈年殿若隐若现。新华社发
环保部昨天公布城市空气质量日报,API污染指数最高的前10位城市是:第一名石家庄、第二名邯郸、第三名保定、第四名唐山、第五名天津、第六名郑州、第七名济南、第八名秦皇岛、第九名济宁、第十名乌鲁木齐和武汉并列。此排名不包括PM2.5和臭氧污染指数。
连日来,雾霾天气笼罩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来势汹汹且势头不减。大雾造成较为严重的空气污染,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显示,12日,北京、河北、山东等地空气质量达严重污染,PM2.5指数直逼最大值。
北京首变“褐红”脸PM2.5值突破900
北京上空“脸色”从11日就开始变得阴沉,11日夜间雾愈来愈浓,北京市气象台于22时30分发布大雾黄色预警。直到12日上午,北京市平原地区都还被大雾笼罩,城区和东南部地区能见度小于500米。
随着雾霾的加重,北京空气质量越来越差。截至12日10时,北京市35个监测站点中,31个监测站点全部为最高级别的六级严重污染,显示为褐红色。这是北京今年正式开始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后,遭遇的首个严重污染日。而北京环保监测中心数据显示,截至12日18时,北京城区空气质量已达严重污染级别,市区PM2.5浓度非常高,天坛、前门、东四环、朝阳农展馆、丰台等地PM2.5浓度监测值都在750微克/立方米左右(即0.075毫克/立方米),已濒临“爆表”。根据国务院2012年2月公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截至晚上23时,北京西直门北、南三环、奥体中心等监测点PM2.5实时浓度突破900,西直门北监测点最高达993微克/立方米。
北京环境监测中心专家表示,从污染形势预报的分析结果看,此次影响北京市的重污染过程在下周一之前不会发生明显改善。
多地重度污染部分突破测量上限
山东、河北、河南、湖北等地的多个城市空气质量也都为严重污染,PM2.5及PM10监测指数达到顶峰数值。
江西12日遭遇2013年以来最大浓雾袭击,多个县市出现能见度不足500米大雾,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50米。
11日7时5分,四川省气象台发布第5号大雾橙色预警,部分地方能见度将小于200米。11日,成都市环保局发布空气质量日报与预报,由于大雾原因,11日和12日成都主城区空气质量等级均为轻微污染。
记者从河北省空气质量自动发布系统上看到,11日16时,河北省11个设区市的空气质量除承德为“重度污染”、张家口为“优”外,其余9城市均为“严重污染”,其中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的空气质量指数甚至“爆表”,数值已达到或超过 500的测量上限,首要污染物多为PM2.5、PM10。
天津市环保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11日晚7时左右,天津市17个监测站点中,有16个监测点最近24小时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在300以上,属“重度污染”。
截至11日17时,武汉市位于城区的9个监测点空气质量指数均在200以上。据了解,这是武汉进入新年后的第五个重度污染日,首要污染物均为PM2.5。部分监测点10日的空气质量指数一度超过300,创下新年来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纪录。
河南省气象台预报专家解释,因近期大气层结构稳定,近地层空气湿度大,地面气压场弱,风力小,夜间气温低,导致大雾出现。由于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既无垂直运动,亦无水平流动,致使空气中的污染物无法扩散,导致霾产生。
每日万余名儿童就诊雾霾天气还将持续
大范围雾霾天气引发交通临时管制、航班延误、病患增加等连锁反应。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江西等地多条高速公路都采取了临时交通管制,而医院的呼吸科和儿科病患也明显增多。据报道,近一周以来,北京儿童医院的日均门诊量都接近一万人次,其中三成是呼吸道疾病。
目前,我国处在雾的多发季节,全国有6个主要雾区:长江中游区、海岸区、云贵高原区、陇东—陕西区、淮河流域、天山及其北疆区。中央气象台12日将大雾预警升级为黄色:预计12日夜间到13日,京津地区、河北东部和南部、山东西部和半岛地区、河南东部、苏皖北部、四川盆地、重庆西部、湖北东部、湖南东北部和南部、贵州西部和南部、云南东南部、广西北部等地有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另外,华北的平原地区、黄淮、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华南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霾。专家预计,雾霾天气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还将持续。
《新闻联播》头条关注雾霾天 呼吁公车减少出行
近日,对于涉及大雾天气及污染的报道可谓铺天盖地。12日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也将这一民生话题放在首条新闻播出,并呼吁公车减少出行、市民少开车多主动做出低碳环保行为。据“央视新闻”微博消息:专家表示此次重污染过程将持续到14日,如果未来24小时极重污染情况不能得到改善,根据《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将采取强制性减排措施:重点排污单位通过减产等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30%,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将带头停驶公务用车30%。媒体如此提出民生切实问题并直面问题,同时提出解决突出问题的对策,也正符合之前中央曾多次强调的树立良好文风、在真抓实干上下工夫的工作指导原则,切实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难点问题。
1月10日《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指出,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发展的目的、稳定的基石,没有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什么事也办不成,办什么也没意义。让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彼此协调、相得益彰,必须坚持改善人民生活这个结合点。改革是最大红利,但如果“红利”难以体现在百姓切身利益上,就会丧失动力。发展是硬道理,但如果发展损害了群众权利,“硬发展”就没道理。稳定是硬任务,但稳定不是简单的“搞定摆平”,而要在正视和化解矛盾中实现和谐,在推进各项改革中稳步前进。
解决交通拥堵、治理城市污染、教育医疗等等,是百姓期待获得的更多的“红利”,也许就像《新闻联播》对雾霾污染提出公车减少出行、市民少开车多主动做出低碳环保行为的呼吁一样,不论官方、百姓,切实解决问题,才能谋求更多“红利”。
相关提醒
重度污染天气里外出最好戴口罩
专家提示,雾霾天气空气流通性差,原本悬浮在空气中的可吸入性颗粒物,更易进入人的呼吸道并刺激黏膜,甚至会损伤肺部,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因此,应当多喝水,外出时最好戴口罩。大雾天还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因为起雾时气压低,人们容易感到胸闷。而且,冬季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容易导致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因此,大雾天气里,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不宜剧烈运动,避免诱发心绞痛、心衰等。年老体弱者、心血管及呼吸道疾病患者以及幼儿最好减少外出。
此外,专家建议,市民最好不要在雾中晨练,更不要在雾中剧烈运动,平时也应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进行锻炼,此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相对较低,应避开6:00—8:00和20:00—22:00的污染高峰期;开窗通风要注意时间和频次;在饮食上,可以多喝银耳汤、多吃梨等润肺水果。
雾天行车不要使用远光灯
针对大雾天气,公安部交通管理局11日发布提示,雾天行车应及时打开雾灯、示廓灯、危险报警闪光灯或近光灯,不要使用远光灯,保持安全车距,不要超车。驾车时应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降低车速,如需减速应缓慢放松油门,连续轻踩制动,防止碰撞、刮擦和追尾事故发生。可间歇使用刮水器,把风窗玻璃上因雾气凝成的小水珠刮干净,以改善视线。如在高速公路上突遇浓雾,高速公路能见度小于50米时,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微博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