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正常心电图: P波<0.12S,P波振幅肢体导联<0.25毫伏,胸导联<2.0毫伏。P-R间期成人0.12~0.20S QRS波群<0.11S 2、窦性心动过缓:P-P间期或者R-R间期大于5个大格,PR间期正常不变(P波频率小于60次) 3、窦性心动过速:P-P间期或者R-R间期小于2个大格,PR间期正常不变(P波频率100-160次) 4、房性期前收缩:提前出现的异位P波,形态与正常P波不同。 5、房颤:P波消失,代之为F波,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 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QRS波正常,频率P-P间期或者R-R间期小于2个大格(150-240次) ![]() 7、室性期前收缩: 提前出现的QRS波群没P波,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间多大于0.12S ![]() 8、室性心动过速:3个或3个以上室性早搏连续发生,频率在140—250次/分。QRS宽大畸形,时限大于0.12S ![]() 9、心室颤动:连续不规则且振幅较小的波动,无法辨别QRST波群 ![]() 10、Ⅲ度房室传导阻滞:P波与QRS波毫无关系,P-R间期延长。 ![]() 11、左束支传导阻滞:①QRS波时间延长(≥0、12s);②V5、V6导联无q波,呈宽大、顶端粗钝的R波; ③V1导联呈宽大而深的rS或QS波; ![]() 12、右束支传导阻滞:①QRS波群时间≥0.12s;②V1或V2导联QRS呈rsR′型或M型,此为最具特征性的改变; ![]() 13、左心室肥大:1、 QRS波群电压增高:胸导联Rv5或Rv6>2、5mV;Rv5+Sv1>4、0mV(男性)或>3、5Mv(女性)。2、 可出现额面心电轴左偏。3、 QRS波群时间延长到0、10~0、11s,但一般<0、12s ![]() 14、右心室肥大:R/S在V1导联上大于l,v5 S波较正常加深,甚至V5的R/S<1。重度肥大可使V1导联呈现q R形。心电轴右偏>90°,对诊断右心室肥厚有较大意义。 ![]() 15、心肌缺血:ST段水平压低》0.1毫伏或ST段抬高在V1到V3导联>0.3毫伏,V4V5以及肢体导联>0.1毫伏 ![]() 16、心肌梗死: 病理性Q波宽度大于1个小格,深度大于同导联R波的1/4 ![]() ![]() 下图为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演变规律: ![]() 下图: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 下图: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 下图: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 下图:心肌梗死定位 ![]() PS:以上资料仅供大家参考,欢迎各位指正!! 看帖是缘份,投票是美德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