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山军事 > 外国军事 > 详细内容
亚洲海军和海军军备抢购是中国在东海和南海活动的日益自信
发布时间:2013/4/29  阅读次数:382  字体大小: 【】 【】【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4月21日报道称,受复杂地关系与敌对状态影响,亚太地区国家都在加大军事开支迎接地区挑战。未来的二十年里,在全球海军及海事安全开支中,亚太地区相关开支将占到26%。


据美国军事研究机构高级分析师鲍勃•纽金特称,亚洲和澳大利亚将建造6艘航母、128艘两栖舰和21艘辅助舰、12艘护卫舰、2艘巡洋舰、42艘驱逐舰、235艘快速攻击艇、115艘护卫艇、34艘扫雷舰、82艘近海巡逻舰、225艘巡逻艇、116艘潜艇。其中包括172艘中国舰艇,145艘韩国舰艇,以及74艘日本舰艇。

文章称,近海巡逻舰的建造相对简单,而且对地区国家颇具吸引力,这使当地造船厂能够在设计与建造这种舰艇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新加坡的“可畏”级护卫舰、马来西亚的第二代巡逻艇、濒海战斗舰以及文莱的近海巡逻舰,证明各国都更青睐较小型的海上平台。

据纽金特称,对中国的担忧,促使日本与韩国推动潜艇、宙斯盾以及大型两栖舰的研发,但早在中国海军成为主要威胁之前这些项目就已经启动——当时日韩两国的主要威胁来源分别是俄罗斯与朝鲜。

新加坡国防战略研究中心军事专家萨姆•巴特曼指出,所有水面战舰都易于受到空袭,而且处于陆基战机基地的攻击范围之内,这一点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他指出,应避免把大量资金投入水面战舰,但“令人吃惊的是”,在“讨论地区海军采购时,”这个问题却并没有得到重视。

虽然华盛顿分析师认为,亚洲海军和海军军备抢购是中国在东海和南海活动的日益自信的结果,但巴特曼却认为,一些国家,包括日本、菲律宾和越南,看到了更加复杂的问题。除中国威胁之外,其他因素还包括各国实现军事现代化的愿望、经济发展对资源日益增多的需求、能源不安全感,以及挥之不去的边境问题。巴特曼指出,除此之外,造成这种情况的还有地区海上活动增多的”示范效应“以及主要武器生产国的推销。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任何透过首山创业网的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均系用户自行发布,首山创业网对其合法性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古典文学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收录查询                                                      网站管理 辽ICP备100063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