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是合作医疗和城镇是没有办法比的,现在农村一年不是交200块吗?等到60岁退休可以领到1百块左右,具体的你要到村镇去详细了解了,每个地方不一样!
现在社保中心新推出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对于28岁的人合适吗
名为“养老保险”实为“税收”
养老保险已经成为中低收入者的沉重负担。这是中国特色的制度。其实在退休金的来源上,国家几乎不拿一分钱。
国外的养老金的来源于税收,现在表面上减免了许多个体经营者的税收。
但对于许多灵活就业者,特别下岗失业从事个体经营的人员来讲,实际上支出高出税收多少倍支出。
2008年,养老保险缴纳基数出台又一次引起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关注。
我国目前养老保险缴纳基数是依据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的,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基数按照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0%至200%比例计算,例如2007年河南某市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587元,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金额分别为634.8元、317.4元、254元三个档次, 而最低工资为550元。
另根据该市统计局2007统计公报显示,去年人均月消费支出为677元。
一、灵活就业人员
最早提出灵活就业人员的法律文件是《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决定中提到: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按照有关专家理论上讲,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所、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灵活就业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非正规部门就业,即劳动标准(劳动条件、工时、工资、保险福利待遇)、生产组织管理及劳动关系运作等均达不到一般企业标准的用工和就业形式,主要是指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家庭作坊就业者。就业形式包括:自雇型就业,有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两种类型;自主就业,如自由职业者,律师、自由撰稿人、歌手、模特、中介服务工作者等;临时就业,如家庭小时工、街头小贩、其他类型的打零工者。所以个体工商户其实也属于灵活就业人员。
国家统计局根据人口抽样调查推算,2003年底,全国城镇从业人员为25639万人。而据国家统计局常规统计,2003年底,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10970万人;据国家工商局统计,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为4922万人。这后两项数字相加不等于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约9700万人既未统计在单位从业人员中,9700万人和4922万个体从业人员都属于灵活就业人员范畴,这个人数应是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1.33倍。这个统计数字应当是不完全的。
又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04年年底,我国城镇灵活就业人员总量在5000万人左右。应当承认对灵活就业人员人数的精确统计是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由此可以看出灵活就业人确实占社会相当大的比例,在城镇当中很多下岗人员、新生就业人员、失业人员构成了灵活就业人员的主体,而这些人都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在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意义是用于计算灵活就业人员每月缴纳养老金比例的基数和退休金计算的基数。因为灵活就业人员每月缴纳的养老金都是自己缴纳的,所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这个数字对这些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着每月缴纳养老金的多少,对于每月收入低于平均工资的人来说也直接决定着每月生活费的多少。
近来很多文章均对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怎末统计出来的,统计范围究竟能不能真实反应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等问题提出疑问。广州省政协委员、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易洪深就曾经称:由于广东省发达地区大量低收入外来工的工资没有被纳入到职工平均工资的统计范围,造成公布的职工平均工资“虚高”。由于统计方法、统计成本、统计范围等不被群众知晓,所以统计数字的真实性也正在受着群众的拷问。
占城镇很大比例的灵活就业人员基本上由下岗工人、失业人员、个体户、新生待业人员组成,这些人显然没有被统计到在岗平均工资里面,他们的收入是多少呢?据常州市公布的数据,2006年私营企业在岗职工人均工资只有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54.9%,几乎只有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一半。私营企业职工工资尚且如此,下岗待业失业人员的工资可想而知。可以说很多人的工资只能是维持在城镇最低工资水平,而最低工资的标准大致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40%左右水平,如2007年河南省平均工资为1744元,现行一类最低工资为650元,为平均工资的37%,陕西、广州的最低工资比例更低。已经被统计的在岗职工工资也未必能都达到平均工资水平,因为工资被平均了。如北京统计局数字表示:2007年全市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39867元,全市没有达到职工平均工资的人数占57.4%。
三、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比例
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比例依据是《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现在依然执行中。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对于收入在最低工资标准附近的一些灵活就业人员,就算工资收入达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40%,还要按照平均工资20%的缴费比例缴纳养老保险,之后只剩下平均工资的20%来维持生存,这还没有计算应该缴纳的医疗保险。如此大的生活负担他们是难以承受的,所以很多人就选择了不缴纳养老保险的办法。
对于个人比较富裕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说,现在这种即使缴满100年养老保险金(实际上一般缴纳的年限为30--40年),退休后只能拿到平均工资水平退休金的养老政策,对这部分人实在缺乏足够吸引力。相对于这些富有者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说,中低收入的灵活就业人员显然更为关注养老缴费比例问题,正因为没有足够的积蓄,老年后如何维持生计便是他们不得不担忧的问题。
可以说现行养老金缴费比例乃至养老制度,大幅加剧了灵活就业人员中低收入者的生活负担,实际上造成了养得了现在养不了老,养得了老就养不了现在的社会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