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山镇是辽宁省辽阳县南部的工商业重镇,首山(千山之首)是辽阳县经济、政治、文化、交通中心(辽阳县人民政府驻地:
首山镇人民街),也是辽阳连接鞍山的交通枢纽。全镇总面积:85平方公里,建区域面积:26.11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人,主要有汉、满、朝鲜、蒙古、回、锡伯6个民族。国民经济
2007年,
首山镇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9.12亿元,比2006年增长5.6%。其中:农业增加值0.92亿元,增长7%;工业增加值12.91亿元,增长20.5%;第三产业增加值5.3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83.8万元,增长72.5%;全口径税收1.8亿元,增长2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口径税收是建镇以来增量最大、金额最多的一年,
首山镇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百强乡镇行列。[1]
农业
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力度,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坚持从本地人多地少实际出发,实施精化农业战略。进一步调整种植业结构,引导农民种植蔬菜和高效经济作物4,000亩,占总播种面积的36%。不断扩大两茬作物面积,变一茬为两茬,两茬作物种植面积1,245亩。着力发展畜牧业生产,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养殖业,全镇家畜饲养量324万只,比上年增加221万只,黄牛饲养量4,309头,比上年增加357头;生猪饲养量21,165头,狐狸饲养量8万只。农事龙头企业牵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以新风牧业公司为龙头,4家熟皮厂、2家饲料加工销售公司、11家食品加工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起到了带头牵动作用,带动农户8,500户。促进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07年,农业总产值1.85亿元,比上年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6,541元,比上年增长12%。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投资17万元清淤兵马河土台子险工段3,000延长米,投资4.8万元清淤兵马河支流600延长米,投资20万元修马伊屯浆砌石排水沟800延长米,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战胜建国以来最大的暴风雪灾。2007年3月4日,一场罕见的暴风雪,把农村部分温室大棚和畜禽圈舍刮倒压塌,全镇倒塌温室大棚24个,冷棚8个,局部倒塌72个,倒塌畜禽圈舍1,36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300余万元。大雪过后,各级政府立即组织生产自救,仅用2个月的时间,把倒塌的温室大棚、畜禽圈舍全部修复好,将雪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1]
工业
首山镇全面实施工业立镇、工业强镇、工业富镇战略。围绕“工业园区建设年”活动,着力发展工业。以冶金工业为主,发展机械制造业、化工化纤塑料三行业、服装加工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一业为主、多业相辅的产业格局。大力加强园区建设,构筑民营经济发展平台,工业经济运行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2007年工业总产值实现63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工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20.5%;实交税金1.8亿元,增长26%。工业效益保持持续、快速发展。
招商引资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全年招商引资3亿元,为发展经济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项目建设 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发展”的思想,实行党政班子领导包扶重点项目责任制,全力培育新的工业建设项目,提升扩大原有企业规模档次,全镇营业收入超500万元企业28家。2007年培育重点工业建设项目7个,建设投资6.2亿元。主要项目有新风企业集团高压共轨项目,投资3.5亿元;胜达实业集团电磁连续铸造高性能引线框架材料项目,投资1.1亿元;胜达化纤公司二期工程建设项目,投资0.2亿元;辽阳铜业集团铜包铝项目,投资0.5亿元;天祥钛业公司海绵钛二期工程项目,投资0.4亿元;汇通精密薄板公司二期工程项目,投资0.4亿元;联港化工公司工业苊项目,投资0.1亿元。这些建设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工业园区建设2007年是县政府提出的“工业园区建设年”,为加强和完善工业园区建设,吸引更多的重点项目和集群项目落户园区,优化投资环境,不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向阳工业园区投资2000万元,新修朝阳街、鞍阳街2条柏油路3.5公里,改善了园区的交通环境。新建容量20万千伏安变电所一座,投资2000万元,增强了园区供电能力。镇党委、政府积极为建设单位服务,帮助建设单位建厂选址,办理征占地手续,与被征地村协商占地补偿费,筹集基本建设资金,核实用电量等服务。为园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节能减排以治理整顿小钢铁企业为重点,对镇内小钢铁企业进行分类治理和整顿。关闭了生产工艺落后、高耗能和高污染的小钢铁企业,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企业进行改造升级,更新铸钢企业电炉,安装精炼炉和除尘设备。轧钢厂安装直径40厘米以上开坯机和煤气发生炉,企业的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在县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取缔了兵马河两岸7家小选矿,并对河道进行了清淤,解决了工业园区排水问题。节约了能源消耗,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企业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节能排放效果显著。
科技创新、产品创优2007年企业科技创新和产品创优取得重大突破。辽阳给排水设备阀门有限公司的“蓉鑫牌”阀门被授予国家优质名牌产品称号,辽阳铜业集团高精度铜板带材获省名牌产品称号,辽宁新风企业集团“适口乐牌鸡蛋”获省著名商标称号,辽宁宏昌轧钢有限公司履带板钢等企业4个产品被评为市名牌产品,鞍钢附企新钢公司“新钢牌”商标被评为市著名商标,辽阳铜业集团KFC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材料等3个项目列入省科技创新项目,辽阳铜业集团铜材工程技术中心和辽宁新风集团工程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技术研发中心。
安全生产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生产教育,进行安全生产月宣传,制定消防安全工作方案,建立消防自救网络组织,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与村、企业鉴定安全生产责任状。集中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对轧铸钢、矿山企业开展专项检查,对重点安全隐患部位定期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整改,做到安全生产无事故。[1]
第三产业
首山镇充分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和优化第三产业。以房地产开发项目为重点,积极培育发展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2007年投资1,0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6个,建设投资10,200万元。主要建设项目有帅府超市投资1,200万元;铜业园小区建设投资1,200万元;首山公园小区建设投资1,500万元;贵名花园、幸福家园、福慧园3个小区建设项目共投资6,000万元;正德超市扩建投资300万元。这些建设项目陆续竣工,交付使用。全镇共有各类商业网点2,976个,分别是从事批发零售贸易网点1,973个,餐饮业172个、物资供销业51个,交通运输、仓储业355个,社会服务业319个,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54个,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业38个,其他行业14个。从业人员11,000人。逐步形成门类多、品种全、多元化、专业化的第三产业发展格局。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5.3亿元,完成税收510万元。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增加税收、缓解就业、服务人民、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
3县城建设
编辑
2007年县政府把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惠民工程的“重头戏”,加大对县城建设投入力度,实施城区美化、亮化、绿化和街巷道路、住宅小区改造扩建工程。新修朝阳街、鞍阳街2条街路3.5公里。维修人民街路、焊割小区巷道、三新小区、府南小区巷道黑色路面7,665平方米,三新路防洪沟改暗渠铺盖板602延长米,辽鞍路街灯迁移270基,新安装单臂灯95基,人民街铺砼人行路9,851平方米,府南小区、三新小区、人民街镶路边石9,521米,铺设排水管线1,010米,砌检查井132座。全面实施了城区绿化工程,胜利路、三新路、住宅小区共栽植乔木1,292株、灌木19,209株。县政府不断加强对东山公园的投资和建设,新修砼甬道2,000多平方米、购置安装健身器材24组。栽植乔木1,350棵,灌木11,000株,进一步改善公园环境,为县城人民休闲健身提供了优越场所。为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馨圣家园三栋十一层高楼按期竣工,交付使用。福慧园、贵名花园、幸福家园也对小区进行了扩建。这些小区环境幽雅,功能齐全,物业管理规范。在迎接县党代会、人代会期间,对县城人民街、前进街、辽鞍路等几条街路进行亮化,安装海蓝色LED彩色管1,800米,披挂彩色串灯9,500条、金黄色串灯600条,多种样式的挂装点2,600延长米,在辽鞍路转盘周围还安装了节日礼花灯、荷花灯、彩虹门,浓重烘托了节日气氛,展示了全县安定和谐的大好局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