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中东各国缠斗十年之后,美国将注意力转向了亚洲。
华盛顿重新集中力量来“控制”中国的崛起,而其中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强同亚洲其它国家的联系。但是,美国发现在其亚洲盟国中,似乎有一个国家并没有打算完全地加入到“美国阵营”中。
《大西洋月刊》杂志网站刊发文章称,就在美国四处追击恐怖分子、推翻独裁者时,它的亚洲盟友韩国已经习惯了一个强大的中国,并对自己在美国“转向亚洲”战略中的角色感到“矛盾和尴尬”。
文章称,这并不是说韩国打算驱逐出在其境内的上万名驻韩美军,毕竟他们还担负着帮助韩国“抵抗朝鲜侵略”的任务。但是,韩国也不急于加入美国制衡中国的行动中。因为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崛起已经在很多方面令韩国受益。文章称,韩国的观点和态度总是由历史所塑造——韩国不仅被日本侵略、经历了二战和韩战,而且数百年来韩国都作为一个小国生存在世界巨头的重重包围中。
近来,美国在亚洲地区的两大盟友日本和韩国频繁合作,一个新的联盟似乎即将形成。今年6月,美日韩进行了联合军事演习。日本和韩国也就促进针对朝鲜核武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报分享进行了磋商。一旦两国正式签署《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美国同两国合作的能力将会得到提升。
但是,文章称,当李明博政府宣布将与日本在情报共享方面进行合作时,韩国国内的许多政治家和社会团体都提出了抗议。抗议主要认为日韩的协商进行得太快,并且非常隐秘。他们要求政府签署《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之前一定要有国会的批准。
今年是韩国的大选年,许多政治家都借此批评李明博政府,指责李明博政府是要将韩国“卖给日本”。民主统合党发言人金亨淑(Kim Hyung-suk)就表示,将韩国军队的情报提供给日本自卫队是完全没有理由的,并要求李明博为此向韩国人民道歉。李明博政府的两名官员也因此辞职。反对派还向国会提交了不信任投票法案,要求韩国总理下台。最后,李明博政府不得不暂时搁置了协定的签署。
文章称,外界将此次协定签署的搁置归咎于日韩两国在历史和领土争端上挥之不去的矛盾。许多韩国人对日本没有明确地承认20世纪上半叶其在占领朝鲜半岛时所犯下的罪行感到十分愤恨。日本领导人偶尔也会就相关事务表示道歉,但日本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仍然惯性地对日本曾严重地侵犯人权这一不争的历史事实进行否认。同时,日本和韩国还都表示对独岛(日称竹岛)享有主权,而这也成为了两国民族主义者争执的“雷区”之一。
然而,在日韩《军事情报保护协定》搁置的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韩国对自己在正在上演的“中美大战”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地矛盾。一些韩国的国防外交政策分析人士表示,许多韩国国民对《军事情报保护协定》非常反感,因为他们视其为美国领导的安全体系结构扼制中国计划的一部份。同时,许多韩国人对美国将中国视为其军事威胁感到很沮丧。
韩国国防大学教授李秉顾(Lee Byeong-Gu)就称,许多人担心《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的签署将会意味着抵制中国的举措将会增加。有人提议,政府在同日本签署情报共享协定的同时也应该同中国签署类似的协定。国会议员沈允乔(him Yoon-joe)就建议韩国政府同日本和中国都签署类似的协定,这将有助于“打消日韩签署军事协定是美日韩三方联合抵制中国的前奏的指控”。
韩国分析人士还强调,中国现在是韩国的首要贸易伙伴。正如埃顿.福斯特.卡特(Aidan Foster-Carter)所说,“韩国很难担负起联合对付中国的重任。”同时,今年也是中韩关系正常化二十周年(原文误写成“十周年”)。首尔智库的一位研究人员表示,他所在的机构已经为庆祝二十周年安排了多场会议和其它活动,首尔的许多其它外交政策研究机构也有类似的计划。
文章称,当美国人费尽心思地策划制衡中国的行动时,韩国人却在忙于庆祝中韩两国务实友好关系二十周年的准备工作中。
不过,韩国在与中国融洽相处的同时也非常地谨慎。一直以来,首尔一直对北京支持平壤政权感到不满。如果朝鲜继续杀害韩国人——2010年,朝鲜曾袭击了韩国的天安号护卫舰和延坪岛——首尔对北京庇护平壤的容忍度将会下降。同时,中国在南海和东海领土争端中日益强势的态度也令韩国感到自己需要盟友的支持来保护自己。
文章称,中国的政策有朝一日或会令韩国选择更靠近美国和日本,但是那一天目前还未到来。并且,中国可能也永远不会发展成美国设想的那种需要联盟平衡的安全威胁。只要战略模糊地带继续存在,或者说只要美国可以容忍自己的盟友同中国融洽相处,韩国的战略位置将继续倾向于“两头倒”。所以,任何类似于日韩《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将令韩国明确地表明自己更倾向于哪一边的协议,韩国都将继续拒绝签署。